【陸股投資】陸股興衰史——20年重大歷史事件(6大指標一次搞懂)

文章目錄

 1.從歷史事件看陸股未來

 2.從貨幣政策史看陸股

 3.用晴雨指標找陸股買點

  歷史不代表未來。但熟知歷史能夠鑑往知來,作為借鏡可以讓我們少犯些錯,

過去20年中國市場快速成熟,作為一個龐大量體的興新市場,以極快的速度和國際接軌,

如今在世界金融有舉無輕重的地位,如今我們回過頭來一探過去20年中國發展軌跡。


01從歷史事件看陸股未來

  從歷史看中國股票市場,短短20年經歷間經歷內部改革到接軌國際金融市場,

過去20年來中國股票市場起起伏伏,不斷的測試與改革將原來興新的股票市場推向成熟,

政府政策一直是中國股票市場背後強大的手,過去大大小小的政策不計其數,

改革力道有輕有重,有時用藥過猛,引起金融市場大震;有時長效藥,短期有副作用。

股改政策,股改是股權分置改革,目的是要讓上市公司股票能完全在市場上交易

也就是說原來有股票不會流通於市場上,稱為非流通股;反之流通於市場則為流通股

為什麼有股票不流通於市場,也就是不會在市場上進行交易?這是因為早期歷史原因,

早期中國上市公司幾乎為國有上市公司,因此控股股東大部分為中國政府與法人,

而這些國有股與法人股無法與普通股一樣上市流通,因此市場上能流通的部分稀缺,

則造成市場上的股票物以稀為貴,價格過高。股改是要將國有與法人股流通於市場,

股改對於未來市場流通性至關重要,也有利於接軌國際,但短期內將有股票湧入市場,

股票供給多了,股價自然就下跌了,這也是股改政策短期面臨的副作用。

2001年6月中國公布了第二次的股改辦法,也就是國有股減持,造成市場劇震;

2001年10月緊急叫停股改,但趨勢已成,資金對於股票市場的態度趨向保守;

2003年4月SARS爆發,對於股票市場做了一次探底的壓力測試,而後市場反彈強勁;

2004年1月再次頒布股改辦法,市場依然反應不佳,但這次改革是鐵了心;

2005年4月開始試點,經過短暫的陣痛,2007年開啟了一波瘋狂的大牛市;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帶領全球股市崩盤;隨後中國進入改革與國際化準備的10年;

2009年3月創業板上陸,讓新創企業能夠更容易融資,相當於中國的那斯達克;

2010年3月推出了風險對沖的衍伸金融商品指數期貨滬深300,交易量在往後陸續放大;

2013年6月餘額寶上市,敲響了平民理財與互聯網金融的大鐘,

中國對於新科技想法的接受度高,也願意並且勇於嘗試,改變了中國傳統金融生態;

2013年8月上海自由貿易區成立,後續陸續在沿海地區增設自由貿易區;

2014年3月批准民營銀行開設;同年5月頒布新國9條,什麼是新國9條呢?

簡單來說是為防止上市公司舞弊,完善投資者保護組織體系的九條新政策。

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滬港通為上海證券交易所與香港交易所的合作計畫,

使國際與中國投資者可以通過本地交易所的交易和結算系統來交易對方市場的證券;

同年11月籌建亞洲投資銀行,中、印、星等21國籌資資本一千億美元,中國出資50%,

以融資方式,援助亞太地區國家進行交通、電信、能源、農業與城市發展等基礎建設;

同年11月籌建絲路基金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建、開發、產業合作等項目提供融資;


【註】一帶一路是2013年中國推出的經濟合作戰略,用以爭取國際地位與消化產能;

一帶:從大陸出發,沿著陸上絲綢之路以歐洲為終點,一是經中亞、俄羅斯到達歐洲;

二是新疆經巴基斯坦到印度洋、中亞與西亞到達波斯灣和地中海沿岸各國。

一路: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自中國大陸由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


2015年4月去槓桿政策陸續出台,要求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負債比重必須降低;

過去中國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使用較高的槓桿,背後多由政府承擔風險,

槓桿為一體的兩面,為了降低整體風險,政府推動降低槓桿,也造成資金抽離市場。

2015年12月中國P2P(Peer to Peer個人對個人直接融資借款)平台暴雷頻傳;

2016年10月人民幣成為轉換特別提款權SDR第三大貨幣,開啟人民幣國際化序幕;


【註】2015年12月人民幣放棄緊盯美元,中國央行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


2016年12月深港通開通,深圳交易所與香港交易所資金開始自由流通。

2017年6月A股基於5% 的納入因子進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涵蓋的皆為大盤A股。

2018年3月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中國不甘示弱予以回擊。

2018年6月A股入MSCI生效,隨著金融開放大量國際資金湧入陸股市場,占比高升;


【註】截止至2019年11月中國A 股納入MSCI 因子為**20%**。


2019年7月設立科創版,中國全力支持科技發展,為新創科技企業開設了特別融資渠道。

  回望過去中國20年,中國進步的速度絕對超乎想像,人民幣國際化,開放外資進入,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於MSCI的比重從5%大幅上升至20%,如今中國企業沿著一帶一路,

遍布歐亞美,不少中國企業也赴美上市,也對於美國企業造成威脅,引發中美貿易戰。

如今美國一邊打著貿易戰,金融企業一邊吃進中國的優質資產,難道是暗渡陳倉?

02從貨幣政策史看陸股

  接下來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回望中國過去近10年來的金融政策對於市場的影響,

最主要的目的希望能找到中國金融市場運行邏輯的蛛絲馬跡,以及相對安全的入場點。

市場上流通的貨幣越多,說明更多的錢可能進入股票市場,造成股票價格進一步上升,

而政府利用各項貨幣政策例如調整銀行準備金、升降息來調度在外流通的貨幣,

貨幣政策能有效影響股票市場嗎?下面兩張圖,分別是準備金利率與M1-M2同比增長;

是否能透過利率政策的調整抓到市場相對高低點或者能看出市場啟動或轉折的端倪呢?

2007年1月-2008年6月存款準備金從**9.5%上調至17.5%**,共調升8%。

2007年1月-2008年6月存款利率從2.3%上調至4.1%,上調了180個基點!

如此迅猛的將貨幣抽離市場加之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恐慌,不到一年蒸發2/3的市值,

2008年9月-2008年12月存款準備金從**17.5%下調至15.5%**,共調下2%。

2008年9月-2008年12月存款利率從4.1%下調至2.3%,下調了180個基點。

直接給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資金復活似的湧入市場,而後進入了4年的緩跌走勢。

2009年12月-2011年6月存款準備金從**15.5%上調至21.5%**,共調升6%。

2011年11月-2012年5月存款準備金從**21.5%下調至20.0%**,共調下1.5%。

2010年9月-2011年7月存款利率從**2.3%上調至3.5%**,上調了120個基點。

2012年5月-2012年8月存款利率從**3.5%下調至3.0%**,下調了50個基點。

期間央行先是收緊了貨幣後又放鬆了些,有別於全球的復甦行情,中國15年才全面爆發。

2015年1月-2016年4月存款準備金從**20.0%下調至17.0%**,共調下3%。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存款利率從3.0%下調至1.5%,下調了150個基點。

貨幣政策較為寬鬆,上證指數快速復甦,中國面臨的挑戰是去槓桿又不可讓經濟崩盤。

2018年3月-2020年1月存款準備金從**17.0%下調至12.5%**,共調下4.5%。

存款準備金與存款利率是政府調控的工具,當貨幣金融市場的速度過快或者不理性,

則中國政府則可能踩煞車;而M1-M2則更像是調控結果,可以實際看到市場效果如何,

這有點像是牽著狗去散步,有時候跑得太快把狗想拉回來,但是由於衝得過猛,

因此只能微微放緩,因此貨幣政策施行後還需看看市場反應如何。

如今存款利率維持在10年來最低水平,準備金率也低於10年水平,貨幣整體較寬鬆,

中國目前調控貨幣採用更加謹慎的調控工具,目的在於更精準的將錢送到需要的地方。

可以看到中國在過去發展過程中製造較大的泡沫,如今追求更高效的使用資本。

03用晴雨指標找陸股買點

  在中國股票市場常作為晴雨指標的是破淨比例。破淨股就是跌破淨值的個股,

也就是市淨率小於1的股票,這些股票之於整個股票市場的占比則為破淨比率。

這個指標的運作原理是,當市場過冷時許多個股會不計價的遭到拋售,形成個股超跌,

超跌的股數多了,跌破淨值的股票數也就增加了,推測距離市場底部也就不遠了;

如果市場過熱,熱錢瘋狂時不分股票好壞的追逐,股票上漲,低於淨值的個股也就少了。

如圖,在破淨比率5%處畫上一條線,當破淨比率突破5%時,則現出市場底部。

  另一個晴雨指標是新增開戶數。大家常說當散戶跑步進場時市場也不多到了高峰。

這項指標在散戶比例高的A股市場上,用來衡量投資是否過熱也算是有邏輯的,

可以理解為當最後一個買家都進場了,那麼市場已經沒有更多的買家來推動上漲。

買盤枯竭,則價格可能開始修正。反過來,當股民已經對於股票市場失去信心,

想進場的股民已經降低到低水位,則市場可能已經默默有大戶在進貨,等待行情的回暖。

此外在市場上漲過熱階段,常常也會聽到基金銷售一空的情況,新成立的基金不斷發行,

在2019年就曾出現過基金搶購風潮;而在2020年疫情爆發後基金卻延長了認購時間;

認購熱潮大降溫;關注媒體新聞報導基金公司的銷售情況也有利於對於市場位置的判斷。

資料來源:中國結算網

  另一個晴雨指標是成交金額。隨著中國上市股數增加,投入股市的資金越多,

成交金額也持續放大,我們以較長期的平均線20月平均成交額,作為成交金額的量尺,

當A股市場較為熱絡時成交額會超過20月平均成交額,反之在較冷的階段,則會低於。

我們把歷史上超過2倍20月平均成交額定為紅1;超過3被定為紅2;低於1/2定為綠1;

可以產生成交額信號,紅柱密集區常為牛市高點,說明增量的資金才能再推動股市上沖。

雖然成交額信號有滯後性,但有助於判斷當前市場的熱度,可根據情況擬定投資策略。

  最後這些宏觀面的指標只能提供投資者大方向的參考,過往歷史也不代表未來,

操作時必須要搭配投資策略,而這些資訊只是讓我們更加了解當前大陸市場情況,

舉例來說,若是一個定投族群,了解這些市場現象,就能夠找到相對安全的位置投入,

再不濟也會避開市場高估或者過熱階段,長期的存活才是在市場投資的第一法則,

巴菲特著名的棒球理論:投資不似棒球會被三振,我們只需在最理想情況下揮棒。

更多陸股投資資訊可參考:投資專區

關注隔壁表哥粉絲專業,接收更多資訊

陸股投資入門系列可參考

【陸股投資】大陸股市介紹!4大指數一次搞清楚 (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A股、B股、H股簡介

✔[【陸股投資】台灣人如何在大陸開證券戶?(內含手機號、居住證明、銀行帳戶辦理流程)

【陸股投資】如何投資陸股ETF?有哪些注意事項?投資標的、費用、收益一次搞懂

【陸股投資】A股最新大盤、行業與ETF估值報告

【陸股投資】投資陸股ETF大賺錢,4項潛藏風險不可不慎


|  其他投資者也讀了…

1.投資前,先請進!3個步驟開啟投資生涯

2.想退休?先賺夠”這“筆錢再說!人一輩子要花多少錢?

3.炒股了幾年,歸來仍然是韭菜。股民的心酸,炒股虧錢十有八九是因為…

4.透視企業的放大鏡,從零認識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

5.基金是在騙錢嗎?從0開始學習投資基金

6.持續的獲利只關乎兩件事。技術分析正確的使用準則。


 聰明人這樣理財
《薪水存不下來?百分之90的人都少做了“這件事”》
《別以為拿在手裏的錢最安心!口袋裏的錢正在縮水!》
《月底了,又是月光族?不可不釐清的月光陷阱!需要與想要,很重要嗎?》
《泡沫與實體經濟,薪水到底追不追得上物價上漲?》
《【养老金试算】还在以为退休靠养老金安稳度日?养老金算出来还敢退休吗?》
《小心!誰說投資需要先有一筆錢?給投資新手的3個建議》

喜歡隔壁表哥文章分享給您的家人朋友。

您的轉發與支持是隔壁表哥的寫作動力。

筆者:**隔壁表哥**

台灣大學畢業。曾任基金業。
利用閒暇時間分享金融知識。
讓投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吧!

有任何問題歡迎朋友們E-mail隔壁表哥。

本站只分享理財知識,不做投資建議。

(閒暇之餘創作,E-mail回復較慢,請見諒)

E-mail: gbbg2019@qq.com

© 2023 隔壁表哥 All Rights Reserved.